徐青森 | 推动学科交叉融合 促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 2022-05-17 访问次数: 361
学科交叉融合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科技创新和理论创造的重要源泉,也是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按照教育部党组的统一部署,社科司会同有关司局和单位正在研制《面向2035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这是一个高校社科事业发展的全口径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提出,要切实发挥高校主力军作用,围绕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适应国家需求支撑知识创新的学科体系、有效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学术体系、融通中外开放自信的话语体系。在这三大体系建设中,学科体系建设是重中之重。《行动计划》对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做出了专门设计,提出了系列具体举措,强调要突出问题导向,开展新兴领域研究,加强新技术方法手段运用,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之间、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交叉融合。下面结合《行动计划》研制和社科科研工作,谈几点认识体会。
学科是在人类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知识体系,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科体系日益健全,学科自身也在不断分化、深化、细化。这在一方面,极大提升了社科研究的科学化水平,深化了我们对研究对象发展规律和社科研究自身发展规律的认识;但另一方面,学科分类的过于细化及相对固化的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哲学社会科学应对今天综合性、复杂性现实问题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现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已基本确立,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一些学科设置同社会发展联系不够紧密,学科体系不够健全,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比较薄弱。要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加快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使这些学科研究成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突破点。
当前,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数字经济、“双碳”减排、健康中国、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大现实问题研究,绝非个别学科以一己之力所能单独承担。以重大问题为主攻方向的跨学科、跨领域的协同攻关就成为了必然要求,这既有利于有效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也有利于推动社科理论创新和学科体系的完善。目前,高校社科研究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理论脱离实际的情况。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首先要推动社科研究深入社会实践,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研究真问题、真研究问题,不断根据新的实践推动理论创新,用创新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发展。这就对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
现实问题研究的复杂性,给科研组织方式创新带来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从国内外科研发展趋势看,从单兵作战到协同攻关、从单一学科研究到组织跨学科研究、从高校自主研究到政产学研相结合,已经成为攻克重大问题的有效科研组织模式。教育部和各地各高校都作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但也遇到不少问题和阻碍,比如,如何有效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实现科研资源的共建共享?如何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调动参与各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更好地聚焦主攻方向,发挥协同优势,产出1+1大于2的成果,避免简单的成果拼盘?等等。这些问题都还需要深入探索。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启动实施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研究专项、动态调整重点研究基地体系、组建跨学科创新团队等工作,着力探索科研组织管理的新机制、新模式。在推动产出重大理论成果的同时,以有组织的科研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同时,我们强调有组织的科研,并不是要否认社科工作者个人学术探索的价值,不同学科研究之间差异性很大,推进学术创新也不可能采用单一模式,我们既要大力推进团队攻关,也要鼓励科研工作者把个人学术兴趣同国家发展需求紧密联系起来,自由探索,勇于创新,取得开创性的成果。
研究方法是科研能否取得预期效果的基本保证。包括研究途径、工具、手段、程序在内的方法创新对理论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学科发展的重大进展往往与方法突破紧密联系。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为社科方法创新带来了新挑战、新机遇。2021年教育部启动了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设立了首批试点实验室。目的就是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为社科领域的研究提供数据和方法等方面的支撑,开展探索性文科实验。社科实验室本身就是学科交叉、文理融合的产物,我们希望实验室可以在新兴交叉领域问题的研究方面,发挥探索者、引领者、支撑者的作用,由此培育和催生新的学科和学术增长点。
深化教育评价综合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也必须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科学评价体系。为此,我们要进一步完善评价标准,既重视对单个成员的评价,也重视对团队的整体评价,建立有利于跨学科合作、团队协同攻关的评价体系。要进一步完善同行评价机制,为跨学科研究成果的脱颖而出提供条件。要进一步强化质量和贡献的评价导向,更加注重理论创新的贡献度、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度、推动科研方法创新的引领度。
文章来源:《大学与学科》2022年第一期